今天是 欢迎访问湖南省汨罗市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检务指南      检察活动      统计总结      文明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公益诉讼
以检察力度守护民生温度—— 汨罗市检察院高质效办好民生领域案件
时间:2024-12-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通讯员 王丹)聚焦特殊群体,在“帮”中兜牢民生底线;围绕关键领域,在“护”中厚植民生福祉;紧盯热点问题,在“严”中做实民生保障。

大雪时节,汨罗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素如向记者介绍,该院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构建“四大检察”协同履职、同向发力工作格局,持续做实做优检察为民工作,今年共办理民生民利领域案件230件。其中,在涉耕地保护公益诉讼监督中,针对跟进调查过程中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职的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督促整改卫星图斑 86 处,171 亩被占耕地回归粮田,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用检察“力度”守护民生“温度”。


监督非法侵占耕地,守护耕地保护“红线”

“幸好有你们检察院,困扰了我们几年之久的耕地问题终于解决了。”一位汨罗市归义镇的居民感慨说道。

2024年3月,汨罗市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线索反映在汨罗市古培镇境内骆驼大道与青春大道交汇处十字路口东南角耕地,存在堆放渣土、建筑垃圾的情形。

收到该线索后,该院依法调查,经汨罗市自然资源局监测,证实被非法占用的地类属性为耕地,面积7.28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5.52亩。

经走访及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进一步了解到该处耕地隶属汨罗市古培镇南环村,2022年7月该地作为修建骆驼大道临时堆放土方的地方,2022年10月被自然资源部卫星图斑发现后,汨罗市自然资源局曾督促汨罗市古培镇人民政府对该地复垦复耕,整改全部到位。

2023年因骆驼大道二期拆迁户安置建房,为了施工出行方便在该地块范围内修建临时便道和临时取土,整改后的地块再次被破坏。

2024年3月26日,汨罗市检察院对汨罗市自然资源局、汨罗市古培镇人民政府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于4月2日就行政机关职能职责、耕地整改方案以及是否制发检察建议等事项组织公开听证会,邀请汨罗市自然资源局、汨罗市古培镇人民政府、市人大代表参加,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会后,汨罗市检察院根据听证评议意见,向汨罗市自然资源局、汨罗市古培镇人民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协同履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被侵占耕地进行恢复。

发出检察建议后,汨罗市检察院多次督促履职,但整改期届满行政机关仍未回复。经现场勘察发现,该处耕地仍存有大量碎石块、渣土、废弃物等。

为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该院向汨罗市农业局出具委托评估函,委托其对该耕地整改修复后是否达到复垦的要求进行评估。评估意见书认定,该耕地上面堆积了废石块、砖块、水泥块等废弃物,暂不具备耕种条件。同时,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在检察建议制发后自然资源局亦未对违法行为人非法破坏耕地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汨罗市自然资源局和汨罗市古培镇人民政府未全面依法履职。

2024年6月13日,该案移送君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由君山区检察院起诉至君山区人民法院。6月27日,汨罗市自然资源局向汨罗市检察院送达该耕地整改回复的补充说明,并经汨罗市农业农村局评估,该处耕地已达到耕作要求。

土地安全是国之大者。与此同时,以“检护民生”活动为契机,该院积极开展“耕地非粮化”专项监督活动,在行政机关逾期回复、整改不力的情况下,坚持以“诉”的形式推进“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立案16件,督促挽回、复垦被非法占用耕地212亩,其中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叠加耕地矢量数据数字监督模型摸排线索,督促整改图斑86处。

以诉源治理促进社会治理,推动检察建议从“办理”向“办复”转变,通过社会治理“良方”,以更高层次诉源治理促进更高水平耕地保护。

汨罗市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耕地被侵占线索后,以公益诉讼检察赋能土地资源保护,推动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敢于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实现检察履职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汨罗市人大代表周霞谈起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深度融合的案例印象深刻。


整治河道修复矿山,建设汨罗生态乡村

2023年6月,汨罗市检察院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在汨罗江巡河时发现新市镇大桥南侧沿江河道边堆积了大量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该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检察监督,通过现场调查、专业勘测等方式,全面了解汨罗江河岸土地受损情况,发现倾倒的弃渣与生活垃圾严重侵占河岸线,侵蚀土地,造成原有植被损毁,岸线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当年7月,汨罗市检察院就汨罗江河岸线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向汨罗市水利局和新市镇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两家单位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时依法处置堆积的固体废物、淤泥垃圾,对河岸线沿岸风景进行修复与综合整改。

在汨罗市检察院的推动下,通过召开专题研究、磋商会议等方式,多次与水利部门、新市街社区进行沟通,督促相关单位拆除涉案垃圾场堆放的废旧塔吊,清理固体废物,重新更换新土。据统计,相关单位共清理垃圾1000余吨,安装污水管道300米,修复被占用面积20余亩,受损河道得到修复,土地生态功能获得恢复。

如今,依托“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检察机关力促形成政府、基层社会组织和居民共治的河道环境保护格局,赋能河道土地保护,建设生态宜居汨罗。

汨罗市川山坪镇望塔村后山上丛林环绕,绿意盎然。

然而,两年前透过无人机镜头观看,该处黄土裸露、地面凹凸不平,昔日非法采矿点留下的“ 伤疤”清晰可见,山体及原有森林景观、地形、地貌和植被破坏殆尽,并且开采陡壁上方竹林已部分垮塌,存在塌方风险,威胁当地居民人身安全。

为确保土地资源恢复如初,汨罗市检察院向汨罗市自然资源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委托相关技术单位评估生态受损程度、生态修复费用,制定修复方案,及时进行修复。整改期间,检察官多次到现场勘察,对整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跟进监督整改情况。

如今,该非法采矿点安全隐患基本消除,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检察蓝”守护“夕阳红”

养老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和民生根本。

为扎实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高质效抓好“十一号检察建议”贯彻落实,2024年以来,汨罗市检察院对全市18家敬(养)老院消防、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汨罗市民政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履职,以公益诉讼检察之力护航“老有所养”。

该院立足汨罗市市情,实地走访调查辖区内15个乡镇18家养老机构,梳理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商、持续监督,督促开展养老机构整改工作。督促民政部门和相应的乡镇对养老、敬老机构整改消防设施70余处,建立食品安全台账30余份。同时行政机关采取撤小并大,关停并转的形式调整辖区内敬老院数量,整合资源集中优势,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改善住宿条件。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14家养老机构安装消防喷淋设施,17家养老机构食堂提升食品安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据汨罗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徐娜介绍,“我们在制发检察建议时靶向瞄准,问题梳理清晰覆盖全面,具有可操作性,着眼长效注重效果延伸,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保护合力,以‘我管’促‘都管’,托起“夕阳红”稳稳幸福生活。”

“干净整洁的食堂、温馨舒适的房间,宽敞明亮的大厅,老年人正围坐在一起聊天下棋,其乐融融……”8月的一天,检察官对汨罗市屈子祠镇敬老院回访时,发现原来存在的问题已逐项整改,并建立了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和制度,该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做到常态化监督,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以民生所向民生所急为切入点,聚焦民生热点,做实做优民生司法保障,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落实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检察力度守护民生温度,为汨罗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检察力量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黎浩如是说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