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耕地保护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履职。近年来,汨罗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形成耕地保护合力。
在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耕地被侵占线索后,汨罗市检察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汨罗市自然资源局与属地政府依法履职,并及时跟进调查整改结果,对未依法全面履职致使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损状态的行为,敢于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
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三点感受。
一是善于借力使力,做好融合文章。实现检察履职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充分运用“益心为公”志愿者“情报员”力量,发现耕地被侵占案件线索;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召开公开听证会,厘清部门职责,解决案情争议;对于人民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并作出答复,及时向人民监督员告知采纳情况。
二是善于精准发力,做好担当文章。汨罗市检察院在发现耕地被侵占后,深入群众调查了解侵占缘由,制发了检察建议。在收到行政机关回复后,及时跟进调查,通过无人机拍摄、实地勘察、专业鉴定等方式,发现行政机关整改不力,未依法全面履行职责,致使公共利益没有及时得到有效保护。汨罗市检察院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精准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三是善于总结提力,做好监督文章。汨罗市检察院在办理个案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耕地保护现状,针对线索和信息移送渠道不畅、耕地形式化整改验收等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后,督促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共计6个,推动构建“智慧耕保”监督机制,助推保护更有力、管理更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构建。
希望汨罗市检察院进一步结合本地实际,找准耕地保护切入点,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配合,积极利用社会力量,持续跟进监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切实守住耕地红线。